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October, 2014

It's Not About the Tools, It's About the Methods!

It's not about the tools; it's about the methods! 昨天在高師大附中的分享,似乎很多老師都對我用了那麼多的數位工具感到驚訝不已(至少我同學就是⋯⋯)不過我真的是要一再強調開頭的那句話--It's not about the tools; it's about the methods! 因為數位工具其實是輔助,而老師和學生才是教室裡的主角! 不過,這也讓我回想起我這一路走來,和所謂的CALL, 或是ICT的不解之緣啊!那是好久好久之前的事了⋯⋯ 最早和電腦結緣,當然是在大學時代,因為高中時很羡慕數學好的同學可以去上額外的電腦課(想不到我這數學不好的人後來反而因為用Ubuntu而被人以為是學資訊的!)所以有機會就想說一定要多看看玩玩啦! 不過真正大量使用,是在網際網路開始普及了之後,那時覺得整個都太酷了!可以隨時隨地和世界各地的人互通訊息,整個是學習外語的人的天堂的感覺呢! 所以,什麼老不老的,學不會之類的想法,真的從來沒在我腦海裡出現過呢!好玩,想玩,不才是最重要的嗎? 所以,當我們英文科的好同事 Pai Pao 看到我整天都在搞電腦,就把我拉去加入IWiLL的陣容啦! 那是段很有趣的時光,想當初,所謂的ADSL網路還挺貴的,所以大部分的人都還在用數據機撥接,各位還記得撥通了之後那數據機"掙扎"連線,嗶嗶叫的聲音嗎? 那時的IWiLL,剛剛經歷了些挫敗和修正(本來很多老師以為系統會自動幫忙改作文⋯⋯呵⋯⋯Keep dreaming!) 也需要第一線老師們給意見,所以我們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加入了! 現在看來,那時的介面其實整個是很陽春的,和現在很多很高檔的英語學習網站真的不能比。然後使用起來又因為網路速度慢而十分耗時。 不過,在和IWiLL的Authoring Tool(教材編輯工具)搏鬥的過程中,我卻學到了很寶貴的經驗和哲學。 這整個資訊平台讓我體悟到,不是只有把這些工具硬塞進去我的課堂就可以,而是要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這些新的工具才有他們發揮的地方! 而很有趣的,也因為這個想法,這個信念的建立,讓我之後在資訊工具的使用上,可以不至於因為受到太多流行趨勢的影響而走偏了。 所以不管是IWiLL, i*earn, 或是當整個網際網路撲天蓋地而來時,乃至於平板

Reading Is So Much Fun!

Reading is so much fun! 昨天沒發文,今天就來認真的補一下吧! 常常有人會問課文要帶什麼活動?嗯⋯⋯其實應該有很多吧!因為每課的課文性質都不一樣,所以是可以根據課文的不同形式和內容多想想的!常常轉轉腦袋就會知道要從那裡入手了! 雖然對學生來說,只要是放在課本裡的東西,吸引力立刻大幅下降!但為師的我們最大的任務就是讓這些課文"起死回生"啊!我們不但不能放棄學生,更不能放棄課本啊! 所以,要如何愛上這"潛力無窮"的課本呢? 當然還是有一些常用的東西囉!好比說我喜歡,孩子們也愛的MindMap! 我喜歡,但小孩覺得有點痛苦的摘要(是很重要的能力啦!不過後來發現放在Reading Journal裡,她們就會自願而且用力的痛苦啊!)出問題或是T/F statements互考(Who Is the Real Expert?) 或是畫課文的情境插圖,問一些和生活有相關,並且有延伸性的討論等等,都是很有意思的活動,也都非常適合放在小組裡操作,孩子們有互動,也可以減輕老師看作業的負擔! 所以,其實如果很忙很忙的時候(出考題什麼的⋯⋯)就有這些萬用的東西可以隨時搭配使用,課堂一定不同的。 不過,如果有點時間,其實建議各位同業可以根據課文好好規劃一下的!在此分享一個之前做過的活動喔! 當時帶的是高二的孩子,因為高二下學期一開學就有校內英語話劇比賽,而我的班是一,二,三類組各一班,當時只有一類組班一定要參加比賽,二,三類班是自由參加的! 這其實非我所願,因為我是很希望她們都去玩玩看,因為這也很可能是她們求學生涯中唯一的一次演英語話劇的機會呢! 所以,如何來用點兒心機讓理組班學生想參加呢?由老師下令嗎?Of course not! 當然要想辦法讓學生主動囉!所謂能"騙"到小孩學英文,才是高招啊! 幸運的,剛好在當時三民課本第三冊裡有一課是有關Charlie Chaplin如何一夕成名的故事,可說是有笑有淚,又容易表現(呃⋯⋯怎麼聽起來像肥皂劇啊⋯⋯)。剛好可以給孩子們演演看,順便可以藉此"拐騙"她們參加比賽囉! 可是可是,這時問題出現了!如果要她們都要參與,勢必要分組,但如果每一組都要把整個故事演完,那⋯⋯我可能要用到二~三節課啊!這⋯⋯怎麼可能呢??? 所以,此時我靈機一動

The Need To Be Muutally Inspired

The Need To Be Mutually Inspired 今天的主題看起來很偉大,很有"教育愛"啊!呵~其實沒有啦!其實今天小人在下我只是要聊一下做了改變之後的課堂互動狀況。 真的是有很大的不同呢!不一樣到坐我隔壁的同事都說:You are very popular! 呵~不好意思喔! 其實重點不在being popular, 因為我們當老師的都知道,當老師並不是來參加一場popularity contest, 學生是要帶領,要教的,不是要討好的。我也還是學生口中那個(聽說)很帥很酷很有威嚴的中如姐,並沒有變得特別溫柔可親呢!我從不對作業繳交時間,考試日期,上課是否可以吃喝等事妥協,我連小考分數也都全算呢! 所以,到底我做了什麼,讓學生覺得我是可敬但又可"近"的呢? 我想,重點就在於,我努力讓孩子覺得被看到,不只是被我看到,也被同學看到,而且,是安心而愉快的得到老師和同學真誠的回饋。 通常我都會在第一節時就告訴孩子,學習操之在她們,而我身為老師,我的角色就是在幫助她們學習。 當然光講是沒有用的,要真的做才行!我們的社會充斥太多光說不練的事了,孩子的眼力和感受力都很敏銳的,因此我是會真的讓她們知道: I mean it! 所以,我會努力的把孩子叫起來回答問題,聽不清楚我就會走過去(為何一定要她們走過來呢?我們走過去表示I really care!) 在她們小組討論時,我一定會走來走去,東聽西聽,一方面當然是看一下各小組互動狀況啦!(比較冷的組是一定有的)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和孩子們互動!站在旁邊聽,很有意思的。三不五時再和她們問答一下,不管是全英文,或是雞同鴨講(我用英文,孩子用中文),反正可以利用難得機會加減聊嘛! 一開始,孩子們會有點被嚇到(那裡來的怪太太啊⋯⋯)但久了之後她們就習慣了。當然我會視情況的,因為有的孩子是真的不習慣討論時忽然有老師加入,那麼我就一副若無其事貌走過去,其實還是有偷瞄喔! 或是有時聽一下,看一下,問一個問題,丟一句評論,都可以的,總之,讓孩子覺得有被重視的感覺,但我又不要介入太多。 其實我很珍惜這得來不易的互動時間,試想,如果是非導師班,我們到底有多少和這些孩子互動的機會呢?有可能多了解她們一點嗎?我可能會知道她們的夢想,興趣,甚至是一些怪怪的想法嗎? 同樣的,有時同業夥伴們常

I Have Nothing To Lose!

I have nothing to lose. 今天就來小聊一下當初做改變時的心情吧! 以上那句話就是當時我跟同事說的,也是我當時做那些改變的態度! 對我而言,it's not about being different, but about making a difference, and I have nothing to lose. 我相信,很多在學校裡有一段時間的夥伴,對於自己的教法以及學生的帶領已有一定的掌握,如果不是"受到刺激",恐怕不會輕言改變。 但,如果各位再多想一想,多看一看你眼前的孩子們,我相信各位都會希望能幫助他們發揮更多潛力吧!這種刺激的力道也許不是那麼強大,但卻也日復一日的在考驗著我們,提醒我們身為人師是否能以身作則,時時反省,求新求變求進步! 所以,即使沒有"被雷打到",應該也是有改變的可能吧! 尤其是像我這種當時已教了十多年書的人,對於之前上課的方式其實可說是己很純熟,簡直就快成精了,而此時,其實就是該思考改變的時候了! 那為何說:"I have nothing to lose." 呢? 反正我如果做得不開心,隨時都可以回到原點重來啊!至少我知道還有一個安全地帶可以休息一下啊! 而如果我多試一點,改變一下,結果是好的,那我不是賺到了嗎? 所以,是不是只有賺,沒有賠呢? 不去試,才真的虧大了呢!因為不去試,我永遠都不會知道什麼可以,什麼不行,我也不知道我和我的學生的潛力可以到那裡啊! 這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呢?人生只有一次,不能重來的!高中的學習也只有一次,是那麼至關重要的一次,我們可以讓它很美好的! 是說其實一開始做改變時,我就發現了一件事實:套一句之前的流行語--其實我已經"回不去了!" 但我還是常常用"I have nothing to lose."來勉勵我自己,以及身邊想改變的同事。 能跨出改變的第一步,你一定會有不一樣的體驗和學習,是真正的驚奇之旅呢! 因此,不管今天這節課是流暢平順的,或是還有很多待調整修正的,都是珍貴的教學實戰經驗累積,所以各位夥伴,我們一定要時時告訴我們自己的就是-- I have nothing to lose!

Listen First!

Listen first! 那天提到了listening journal, 所以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好物吧! 像我這樣的好奇寶寶,從一開始接觸到電腦,特別是網際網路,就覺得很有趣!想當年我可是用過在unix上的電子郵件系統呢!當時還因為可以訂閱英語教學的mailing list而覺得超好玩,超開心的!真的就像變魔術一樣啊! 所以,只要是和資訊,和網路有關的東西,我都會多少去關心一下的!反正就看看啊!沒壓力的⋯⋯"Why not?"是我的名言。 因此,後來網路愈來愈厲害,頻寛也不再是問題時,看著網路上有那麼多英語的資源,不用不是很可惜嗎?一定想盡辦法也要來玩玩的啦! 此時,拜同事 Lillian Ning 的介紹,知道了一些不錯的聽力相關網站,而她也分享了她的做法,恰巧當時我也正在苦思聽力教學除了上課多講英文,學生回家聽雜誌廣播教學之外,是否有我可以在課堂上檢核的方式呢? 所以就有了listening journal啦!感謝Lillian! 以下就是我的作法: 基本上我是每週一節課帶學生到電腦教室去,一人一機,每個孩子最基本的是要帶A6大小的筆記本(不可活頁!我討厭活頁!)和筆,至於字典就自己看著辦啦! 我事先在我的moodle(大推moodle!)裡把listening journal的格式,學生要完成的任務都寫清楚,當然第一次做時會在課堂上說明,但放在網路上學生便可以直接從電腦連結過去,在家也可以隨時取用啦! 當然我還準備了一些推薦的網站,讓孩子有個方向,不會在茫茫網海裡失去了方向。 孩子們要完成的任務如下:有分required items and optional items, 給各位夥伴參考如下: Listening Journal -- What to Write? I. Required Items 1. Date: 2. The Website I Have Visited: 3. The Exercise I Have Done (The Level, if there is any): 4. The Content of the Exercise: 5. The Score I Have Got: 6. The Vocabulary I Have Learned (Please give examples if you find so

What Can Stand the Test of Time?

What can stand the test of time? Hmmm......今天是期中考日,就來談談"考試"這玩意兒吧! 考試真是個令人又愛又恨的東西啊!我所謂的又愛又恨,不是只有指逼小孩讀書很痛苦,但不逼又不行這個層次。更令我一直耿耿於懷的是,我一直想在評量這件事上多花點心思,但受限於時間和精力有限(呵~那每天跑步游泳是怎麼回事啊?),實在很難在構思教學活動之外再多花心力研究這一塊,所以真的是只要面對考試,命題,我的感覺就很複雜⋯⋯ 想當初,在動念要做教學上的改變時,當然會希望這整個改變是有邏輯的,有系統性的架構的,所以考試理所當然也是改變的重點啦!學生還是很在意考試是怎麼考的。所以當時是有想過的。 但我想許多熱血的夥伴可能都遇到和我一樣的兩難:共同考試的形式並沒有變!這可是活生生,血淋淋的事實啊! 想到這點,應該就會讓很多人打消改變考試形式的念頭了。 但就如我之前所說的,我認為考試雖然是一個不可避免的事實,但並不表示我所有的教學就得繞著考試轉。 所以,我決定做一個大膽的嘗試:考前一週才讓學生做集中式的應考練習,其餘時間,為師的愛怎麼玩,就怎麼玩! 但這個做法背後其實是有我的思考的,我在自己學習各種語言的過程中看到的是,並不是所有我的同學都像我那麼會考試的,每個人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能力和興趣都不同,如果我不能在課堂上給不同能力的孩子多元的表現機會,並以此來評量她們,我認為這是我做為一個專業教師的失職。 在一個超過四十人的班級裡學語言,從教學者的角度來看,如果已經是很糟,那麼各位是否想過,對於學習者來說,不是更不利嗎? 所以我們是不是更要努力去思考如何讓所有孩子都能有表現,有成就感的方法呢?而不要讓她們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有了一個很大的誤會--那就是:英文好等於紙筆測驗分數高,而那些紙筆測驗分數高的人,又永遠陷入一種再好也還是不好(口說和寫作不行)的痛苦裡! 所以,想清楚了這點,就好辦了!從此我的課堂裡就有很多的學習單,有時我會發零星的,後來還演進到一課一整份,其中包括課前及課後討論,文章的理解及延伸討論,心智圖,各項單字活動,以及根據課文主題的一個小小創意project! (例如構思新的神奇基因改造食品,並上台為食品打廣告,也曾把Robert Frost的詩改寫成故事性的文章等等⋯⋯),或是各式各樣的畫圖活動(storyboard或是詩

看看我,也要聽聽我!

今天來聊一下2003年時對聽力教學的想法吧! 我相信,沒有那一位同業會忽視聽力的重要性,即使是在十一年前那個沒有大考中心英聽測驗的年代。但我們卻常常發現:我們沒有時間上聽力!!! 呃⋯⋯我們不是在上英文課嗎?不是聽說讀寫都要嗎?怎麼會⋯⋯怎麼會⋯⋯讓"聽力教學"常常只剩下"聽力測驗"呢? 這當然是個有點小複雜的問題。 根據我這些年的觀察,和得自學生的回饋,要增進學生聽力,最重要的就是"老師上課講英文"! 但在我學英文的那個年代裡,孩子國一才開始有英文課,在短短的三年間,每週的時數不多的情況下,連語言的學習也是採速成填鴨法居多。老師為了求快,塞得多,大部分都是用中文講述。課堂上用英文上課的機會少之又少。 我們這一代的英文教師承襲了這樣的教學模式,好像也覺得很自然,沒什麼不好,所以就沿用啦! 我之前也是這樣,然後也落入一種怪怪的幻覺當中,覺得學生也沒抱怨嘛!而且好像聽力測驗考出來也都不錯啊!呵呵!原來只要用"考"的就可以完成聽力教學啊! 當然一方面也在心裡合理化的跟自己說:啊就上課沒時間嘛!所以學生回去聽雜誌廣播教學,課堂上測驗就是檢核啊!(啊到底是有多少人在聽廣播教學啊?有MP3都不見得聽了不是嗎?) 可是,心裡總是覺得怪怪的,我學法文,學德文都不是這樣啊!都是被兩個語言轟炸到不行的。 所以當時在這裡便出現了一個不小的自我衝突,我要在課堂上以說英文為主嗎?這是需要挑戰自己,也要去挑戰學生的。 還是要繼續用中文講解上課?反正我應該不用再考教甄了啊!(哇這心態真是投機!)而且以前的老師都這樣上看起來也很好啊! 可是心裡那個小小的,微弱的聲音(可是常常都聽起來蠻清楚的)一直跟我喊話:這是英文課啊!這是英文課啊!這是英~文~課~啊啊啊啊啊! 所以,雖然不知道孩子會有什麼反應,我還是決心撩落去啦! 反正我也不是要在課堂上發表驚世英文演說,只是要讓孩子們多聽英文,如此而已,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的! 再者,也希望她們在多聽之後,可以比較自然的學習用英文給我回應,真的能朝"全英語"的教室邁進。 所以,第一節的英文課,就這樣驚心動魄的開始了! 我其實盡量講得慢,也沒用什麼難的字(是說忽然要用我也用不出來),希望能透過這種模式,讓孩子的心理障礙可以多少消除一些,發現其實用英文聽課上課沒那麼難

There Is an Exception to Every Rule.

There is an exception to every rule. 呵呵!在收假前就來談談改變初期的文法教學吧! 就如一開始的那句話所言,我們教語言的總是在面對學生的一些難解疑問時,就會說:"凡原則必有例外。" 但這樣講久了難免心裡有點不太舒坦,所以為師的就會開始感到有"道義上的責任":必須把例外講清楚!要不然小孩拿不到一百分啊! 結果呢?就是花過多時間講例外,講了不考又不行(什麼時候生出這怪怪邏輯啊?凡講過必把你"烤"焦嗎?),最後就是沒時間練習最常用的,最容易理解的東西囉! 然後小孩也還是沒考吉霸昏啊!因為都被例外搞混了嘛! 因此,我當時就下定決心,要給孩子們有時間練習重要用法和句型,而不是把每個小孩都變成熟知"連老外都說不明白的例外文法規則"的小小文法學家。 說來好像很容易,但,要怎麼做呢? 說實話,現在英文課本裡的文法部分實在是有點亂,有些是文法,有些是句型,而有些又什麼都不是!這這這⋯⋯實在讓我這個"巧婦"有點難為啊!常常讓我覺得我不是在"小題大做",就是在"大題小做"啊啊! 再加上我一直認為grammar和writing是一起的,所以對於教這種零零碎碎的文法實在有點不耐煩⋯⋯ 但被我訓練了一小段時日的小孩,眼睛裡已經開始出現期待又緊張的"詭異光芒"⋯⋯我好像不能辜負她們呢! 所以,Ruth只好坐在書桌前苦思啦!(當時某個孩子對我的描繪,"書桌前苦思,頭上燈泡一亮!立刻到電腦前開工") 嗯⋯⋯其實不複雜的!當時最常做的就是先把課文裡的重要文法,句型,用法等等列出來,每課大約十來個,但我只列出來,並沒有告訴她們在課文的何處。 接下來,她們會有大約三到五分鐘去找,找好了,我就抽人回答,基本上,孩子們要先告訴我那個重點在那幾行,接著再把那一句唸出來。遇到比較難的地方,我也會趁機快速補充說明一下。走過一遍,那課課文的文法部分就大功告成了。 但⋯⋯這樣是不是太便宜了小孩啊?所以我立刻發展了"進化版":孩子可以選擇一些(或全部)文法及句型來寫一篇小文章或是小故事!又或者是也可以針對每個重點造個別單句。只要是自行創作的,都好! 這部分我真的沒有硬性規定,因為我認為有些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今天來聊一下2003年剛做改變時是如何處理單字這塊吧! 當初在規劃課堂活動時,當然第一個就會想到,那我時間如何分配呢?結果?應該挺勁爆的吧!第一個被我去掉的,就是"教單字"這部分! 哈哈!別誤會啦!我並不是都沒有教喔!只是教法改變一下啦!也就是說,我會帶唸單字,有幾個動詞的三態變化,或是偶而有名詞的怪怪複數,或是常用的collocations我會提一下,但我絕不地毯式的,耕田式的一個字一個字的講。 並不是我不愛講單字喔!其實我的單字one-man show也是不錯看的啦!同業們都知道其實單字是老師可以大大發揮,展現功力(或是備課力)的時候啊! 可是在經過衡量後,我還是認為學生學著使用單字,比起老師愈來愈會用單字,一個單字可以講成十個,還是比較重要的。所以,我就把之前用來"教單字"的時間(大約一節課),分配到各節去,做單字的活動啦! 此時,一定有人馬上舉手問:那補充呢?詞類呢? 呵⋯⋯各位認為詞類補充有多少是學生能記住而且可以在考試時拿出來用呢?以前本校每次月考,單字題二十題中必有五題是詞類,通常學生都"屍橫遍野",那五題能考得好的人,大抵上都是英文很強的人,所以到底補充詞類,考詞類,是有幫到那些真的需要幫的人嗎? 看起來好像沒有呢! 看來其實課本上補充的那一個就夠整人的啦!要會用比較重要!我們是教人會用英文,又不是栽培小小字典學家! 所以從那時起,我的課堂裡就沒有"Word Queen Ruth"了!取而代之的,是很多抓頭苦思的小孩,想著要如何用單字做東做西,寫東寫西的。 我們在課堂上,玩過賓果,玩過cryptograms, 玩過charades, 玩過上回提的寫故事,也玩過奇妙的故事接龍(下回再詳述),還玩過把單字分類的concept map! 還有玩過倒過來的concept map, 也就是從聯想延伸的概念去猜那個單字。 當那課的單字有比較多的collocations, 或是有比較多的片語時,我也會玩玩dominoes喔!超好玩,學生都很投入呢!排好了以後,每一組都爭先恐後的要我去看她們的成果,這時老師我忽然超受歡迎!呵~自我感覺就會超良好的! 不過製作dominoes比較麻煩一點點,有點做勞作

All About Teaching Reading (I)

假日閒聊日!今天小分享一個2003年一開始時帶的和課文有關的活動! 基本上,我當時對於課文的處理大概是會有三個至四個層次的,也就是孩子會有三個到四個任務要完成。聽起來很多?其實我是覺得剛好而已呢! 第一個任務當然就是唸課文,這裡可以有不同方式,點人唸,自願唸,二人一組輪流唸給鄰居聽,跟著CD唸(卡拉OK法!)愛怎麼唸就怎麼唸!端看孩子不同的特質決定。我的經驗是女生二人一組輪流唸效果不錯呢! 第二個任務就是回答課文後面的少少幾個問題--Comprehension Check! 大部分我都用抽人回答解決。(這部分後來有ClassDojo幫忙也很好玩呢!) 第三個任務就看狀況了!如果是故事性的,我會讓孩子接力做故事的摘要,通常是用十句以內可以達成,也就是A說第1, 3, 5, 7, 9句,B說第2, 4, 6, 8, 10句。孩子們可以把句子寫下來,也可以兩人就用純口說完成,不需寫下來。只要被抽到分享時說得完整就可以。(當然一開始練習時是可以請她們寫下來的,呵~寫下來有安全感啊!) 如果是informative text?那就也是有很多花樣可以玩,像是畫心智圖是老把戲,不過孩子樂此不疲呢!還有孩子被我練到高三時說:看到什麼東西都想mindmap一下!哈哈哈!洗腦成功! 互考也是一種好方法。我之前分享過的。每組孩子可以設計大約5~6 true/false statements,接下來就考別人啦!這時候同學間奸詐的程度就可立判高下呢!呵~其實都不會傷感情的,反正好玩啊! 說了老半天,終於到了我要分享的那個活動,其實就是用分組搶答的方式做課文複習,算來這是第四個任務了! 這其實很簡單,就是在投影片裡把各段課文的聲音檔放入,每聽完一段課文,孩子要先在小組裡討論聽到些什麼(這是最最最重要的),接下來就要搶答投影片上的問題,整課課文回答完後,算總分,前三名加小考分數。 其實我注重的不是搶答的部分,而是前面的聽和討論,不過整體來看,當然還是搶答的部分最刺激啦! 想當年那麼用力做這種投影片的人還真不多呢!我抱著我心愛的Fujitsu小筆電就這麼奮戰啦!更何況當初教室裡沒電腦!都是得要自備呢!(我想很多同業都還記得那段時光吧⋯⋯) 那麼,為什麼我大約一年過了就沒繼續這樣做呢?不是因為做投影片太累喔!而是因為啊⋯⋯我個人的信念是比較希望孩子們的學習是可以多點合作,多點團體的,社會的互動的,而

Better Late Than Never!

Better late than never!  呵⋯⋯這好像也是今天的寫照啊!連著四天分享,今天忽然有一種不小的壓力產生...好像不寫會讓大家失望似的。所以,即使是值班到九點半,即使是九點半之前還是全校走透透,忙得團團轉,還是要努力在放連假前生點東西出來。(啊並不是說接下來的三天就掛免戰牌的意思啦!)話說想睡的人可以先去睡了,不打緊的! 說到Better late than never. 這可是咱們當老師的重要心法呢!不管是對學生還是對自己。 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能不停的求改進,不停的修正,求新求變,就是對學生最好的身教呢!更何況常常發生的狀況也並不是"錯",只是"小卡",只要調整就可以有翻倍的效能,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在教學的生涯中,我認為也是如此,即使是像我在教了高中八年之後想做改變,我也都是二話不說的,因為只要猶豫了,就沒了。 這是真的,相信我!因為我實在遇到太多很猶豫的同業們,其實這樣很不快樂的! 當然我可以瞭解很多老師的心情,大部分老師都是很愛錢的人,啊?不是啦不是啦!是很愛時間的人⋯⋯(啊不是說時間就是金錢嗎?)所以很多人會有的心態就是:我是"抽出時間"來做這個活動的,所以一定要比原來的更好,更棒,更展現效率!要是有一點點不OK,那一定是方法不好,要不然就是我個性不適合,不夠活潑,不會做活動! 結果的結果,就是沒有下一次了!哀哉! 但,怎麼會,怎麼可以是這樣的結局呢?我也不活潑,我在當學生時也沒學過如何帶活動啊!我還一直覺得我是個"內向害羞"的小女生呢!XD 抽出時間?不是啊!給孩子們運用英文不是最重要的事嗎?能這樣做代表你有真知卓見啊!好想法值得千錘百鍊啊!花一點時間算什麼? 所以,為了要有好的教和學,硬ㄍ一ㄥ也要ㄍ一ㄥ出來!第一次不好,下次再修正就好了啊! 舉例來說,最常見的卡住就是卡在討論問題,我一直覺得討論是很重要的,因為那才能深化,內化孩子們學習的東西,所以我都會努力讓孩子們討論和課文相關的問題,而往往課本提供的不一定符合我們的需求,因為大部分孩子常會因為那些文章是"在課本裡",而不感興趣,更糟的是,課本裡的無聊討論問題也真的比比皆是。 所以,我常會自己想問題。可是,自己想問題就是老師經驗值的展現了!這要靠努力累積的!所以,我在給學生問題討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這好像是一句再老掉牙不過的格言,但現在想想真的是足以形容我當時想要做改變的心情呢!因為當時是真的沒有先去問要"如何做",就只是單純的認定"我應該要做,我想做!"然後再來就想盡辦法去找方法啦!總是有多少企圖心就可以成就多少事吧!現在回顧起來還真是感謝我當時的"will"呢! 所以,各位同業,各位好友,這句我們大家都再熟不過的格言是真理啊!可千萬別把詞序搞錯了,變成"Where there is a way, there is a will."喔!真的那樣的話,那⋯⋯那⋯⋯那⋯⋯事情可難辦了⋯⋯ 也因為這種心態,再加上我的大神經,所以我並不會很執著於一開始就要把某種模式操作到完美,而是真正的從做中學,當然我們為師的一定會有我們的專業,所以一定是會先做一些活動設計的,但 凡事絕不會百分之百都如我們所預期,尤其是教學這種涉及"人"的事,本來就會有差異,或是在執行中要去觀察,修正的地方,但⋯⋯我會因為某個活動做起來效果沒有百分百我就不做嗎?當!然!不!會!射手座的白目又樂觀的個性在這時可能也發揮了很大的功能,個人基本上只要看到班上的"活人"變多,"相片"變少,就很開心啦!(想到昨天看到另一位同業說"墓碑",就覺得我說"相片"其實是還好啦!) 當然,在課堂中不停的觀察,走動,和學生互動,當場或事後做修正也是絕對必要的! 分享一個有關課文的活動做為例子!一開始我是要孩子兩人一組,分段把內容摘要做出來。如果沒想太多的話,都會覺得課文那麼短,東西又不多,何難之有?一段大概一至二句就搞定啦!但在課堂上我看到學生要站起來講時很緊張很痛苦,如同要上刑場一般!這這這⋯⋯是怎樣啊! 此時我當然也可以說"磨練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浴火才能成鳳凰啊!"但轉念一想,這麼重要的一個做內容摘要的能力,我一定要把他變成酷刑嗎?沒有好一點的方法嗎? 所以我就給了孩子們一張學習單,上頭就是分成幾大格,格子裡就是要她們分別填入段落摘要。 其實那就是一張超陽春的學習單喔!但我在下一班使用時,立刻就發現孩子們有了那張學習單,站起來分享時就自在多了

What more can I do? Be the change!

What more can I do? Be the change! 接續昨天的主題吧!回到2003年的秋天,開學⋯⋯ 說實在的,也不知是什麼力量,讓我就覺得可以理直氣壯的改變我的課堂,我的教室,不過,我想,最重要的,是那個暑假的德文課! 兩個月當中,我分別遇到了不同風格的兩位老師,一位非常關心我們,只要我們班上任何人低頭看文章做沉思狀,她一定馬上問:有什麼困難嗎?另一位則是個超酷的男老師,玩 鐵人三項,第一節課就用超難的德文和我們聊天(是說雖是高級班,但有必要這樣咬文嚼字嗎???)但,不論是誰,他們都很注重課堂上的正常教學。上到中高級和高級班的,其實很多人都是想要利用這兩個月來考德文檢定考的,老師也都知道,可是,儘管考試就迫在眉睫(只有不到三週可以準備),老師還是不會只為了考試而教學,也就是說,我們沒有長長的單字表要背,更不用說有小考,模擬考,還是正常的four skills並重,這對其他同學也許沒什麼,但對於我這個從"考試世界"來的間諜(哈!去上課也順便偷學人家的撇步啦!),無疑是很震撼的! 各位也許要問,難道都沒有任何為考試而準備的東西嗎 ?嗯!有的!就是老師影印給我們的模擬試題,每天都乖乖的躺在教室的窗台上,老師只說:有需要的人可以去拿喔!做了可以給我批改,和我討論啊! 就這樣?對!就這樣! 可是同學們到最後的檢定考都考得不錯呢!而且可以明顯看出他們考試成績的高低,還是 和他們上課時的努力程度成正比啊!並不會有人就不上課而專門去準備考試了! 也許各位會說,啊那是因為他們是大人啊!而且他們早就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了! 但是,其實我受到最大衝擊的不是這部分,而是,我深刻的理解到,只要老師能把考試擺放在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適當的位置,不要讓師生都成為考試的奴隸,正常的教學絕對不是夢想,是可以達成的! 再其次,我也在想,也許正常的教學也是把更多的英語帶入課堂的最佳契機呢!想想,如果我們一天到晚都在補充單字,講解文法,那麼老師滿口英文只是更好的催眠曲,不是嗎?不會有學生想聽你說英文的啦!即使你說的比唱的好聽⋯⋯ 所以,就這樣,Ruth's English Class大變身計劃開始啦! 那年的第一堂英文課,我想我的學生應該是在驚嚇中度過的吧!因為我全程用英文做了自我介紹和課程介紹,學生看老師一派從容,想來是很害怕的。接下來,我就要她們開始做各式各樣的

A Great Teacher Ties It All Together

--A great teacher ties it all together.-- 這句話是我買的一疊post-it notepad上的,是我最喜歡的notepad, 所以都捨不得用完⋯⋯ 因為,這也是我一直勉勵我自己要去做到的境界,雖不能至,但心嚮往之! ============ 回到昨天未完的話題,其實也和上面那句話有關。如何讓孩子在學英文時覺得是和生活,和being a human息息相關,而不是只是為了分數而己呢?的確是要靠當老師的ties it all together啊!而且是真誠的,有決心的,義無反顧的讓他們知道我是有多麼重視學習這件事。 當然, 要能真誠的表達自己的決心,必定要先說服自己,(說不好聽是催眠自己啦!XDDD)而且,是要能實實在在的,不能太浪漫的說服自己的! 說服自己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準備考試不是學習的唯一目標,甚至也不是拿高分的最好方法!"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呢? 簡單啊!如果從"要如何考得好?"這個問題出發,老師一直講解文法,一直補充單字,學生光聽加抄,沒有使用英文,這樣就會考得好?What a joke! 那麼,一直考試,寫題目,討論題目,難道就會考得好嗎?個人認為,以目前的考試大多為選擇題和片片段段的翻譯題來看,也是大有問題的,應付零碎的東西也許可以,但對閱讀理解,語言使用真的有幫助嗎? 可是,這不是大考的方向嗎?那麼,我以前到底在做什麼啊? 更重要的是,我每次問我自己"學生學英文所為何來?"以及"我為什麼教書,教英文?"就會覺得一直講這些零零碎碎的東西的我,根本不是我!根本不是在教學生使用英文啊! 這⋯⋯不是太慘了嗎? 但回顧現實,這個方法似乎也創造了一些東西,或者也可能是一些幻覺(學生英文好的幻覺啦!)但幻覺好像也是可以滿足人於一時的吧! 可是可是可是,應該有更好,我更喜歡,或者是說,"更像我,更讓我快樂,也更讓學生快樂,又可以學得好"的方法吧! 於是,不甘願的我(又是"不甘願"這三個字!)決心一定要去找到這個方法!否則,各位同業!我們花了那麼多青春,那麼多生命(不要懷疑!你的生命難道不是由時間累積來的嗎?)投入的一個工作,難道就要這樣無聊二十五年,三十年嗎?你的可貴的生命,是要拿來這樣浪費的嗎? 就這

I am not old; I am just older!

I am not old; I am just older! --就用這句話做為我接下來的一些分享和回顧的開場吧! 看到最近很多同業,不管是資深或是新進,都受到很多鼓舞,要做改變, 覺得很棒很開心,因為好多人都做得很好。可說是令人驚嘆第一線教師的爆發力呢! 但,我想一定也是有老師很猶豫,怕沒法做得和這些所謂的"神人"一樣的好,所以還在 觀望,還在"儲備",想等"準備好了"再開始! 所以,我想,做為一個一直在倡導"如果資深老師不先做,難道要新進的做?"的哲學的異類,我好像也該率先來分享一下十多年前開始這個大改變的心路歷程,也許沒什麼了不起的見識,不過,至少是個軌跡,各位同業可以看看,參考一下!如果看到對你有幫助的,我很高興,如果有想討論的,也十分歡迎! 所以, Ruth Yeh 開講啦!(這樣是不是可以不用找我去貴校啦!這學期實在是比較忙些⋯⋯呵⋯⋯) ========================= 其實,我在2003年之前,是個大部分時間講述,小部分時間做課堂活動的老師,雖說也會想盡方法讓課堂有些變化,但,總是因為心裡那個"進度"和"老師講解超重要"的魔障沒法去除,所以還是常常使用one-man show來處理大部分的課堂⋯⋯ (是說我的one-man show其實也很不錯的啊!各位聽過的老師應該覺得還可以吧!XDDD) 可是⋯⋯可是⋯⋯其實我是一個過動兒,所以對於課堂上的狀況,我總是不滿意,總是覺得"我快要把自己無聊死了!" "學生不講英文,不用英文,還叫做英文課嗎?" 所以,被自己這個過動加上"不甘願"的個性驅使之下,再加上2003年暑假去德國上了兩個月的德文之後,說不上是八月的哪一個時刻開始,還是那時搭回台灣的班機有什麼魔力⋯⋯反正,我決心從那年秋天開始,我的課堂一定要不一樣,要把"真正學英文"的權利還給學生! The rest, as everyone says, is history! 哈!不是啦!接下來的,待我慢慢道來,各位且聽下回分解喔!(順便一定會分享一下當初做過的,我現在 還想得起來的一些活動喔!)